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济南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济南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济南老鞋匠退与守:摆摊修鞋23年老街老房变高楼大厦

来源:济南日报  曹雅欣 济南房掌柜  2018-04-25 10:41:24
[摘要]李兆林的摊位在太平街南口一处老小区大铁门旁边3平方米左右的石台子上。南侧的一间房子,为他挡住了春日晌午有些刺眼的阳光。房子的墙上,挂着李兆林干活时脱下来的旧皮衣,旁边还摆着几个颜色

  从黑虎泉南边的阶梯上来,走几步就能看到角落里的一个摊位:修车、修鞋、换拉链,摊主李兆林每天都在这里守着,即便生意冷清也从不缺席。

  李兆林58岁了,浓密的头发中已经有了银丝,脚边那些打眼看去就知道年头不短的工具,在摆摊23年间见证着他从青年到老年的转变。而他也在这个角落,看着当年曾经的老街老房,变成了今天大都市的模样。

25103941a6c92384702586[1].jpg

李兆林在修鞋。

  修旧摊,在如今的街头越来越少见。李兆林说,他们,大概是最后一批街头修理匠。

  “鞋厂职工”与“修鞋师傅”

  3平方米摊位坚守23年

  李兆林的摊位在太平街南口一处老小区大铁门旁边3平方米左右的石台子上。南侧的一间房子,为他挡住了春日晌午有些刺眼的阳光。房子的墙上,挂着李兆林干活时脱下来的旧皮衣,旁边还摆着几个颜色卡通的简易儿童椅。修车、修鞋、换拉链,李兆林的摊位虽小,但“家伙什”齐全,“一般东西都能修”。

  修鞋,算是李兆林的本行。他本是大明湖畔一家鞋厂的职工,有一年生病做手术后,身体大不如前。“我在街上溜达,看到人家干这个活儿,坐着干好像也不累,就想学个手艺,没想到还真用上了。”李兆林说,1995年的鞋厂效益差,他又是个爱自由、不受管的脾气,于是果断辞职,找到这处地方摆摊修鞋,至今已经23年。

  “我家住棋盘小区,这里离家近,有急事儿收了东西马上就能到家。”李兆林的东西都是收到他背后一辆旧三轮车上的铁皮箱里。铁皮厢最上层满满地码放着宽窄不同的车胎,下两层是各种五金配件、胶水、橡胶鞋底,铁皮门上一边用红漆刷着大大的“修”字,另一边是用马克笔随手记下的用以通知顾客前来取件的电话。

  虽然时间自由,但李兆林从前以为的“累不着”可完全是想错了。他的双手食指和大拇指尤其粗糙,皮肤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裂口,修剪整齐的指甲里还有洗不净的油渍,一处新伤正透着红红的血色。

  “能看出来我是残疾人吗?”李兆林笑着问出这句话,让人吃了一惊。原来,前几年他修理自行车时一个零件弹起来砸中了他的左眼,看似正常的眼睛实际上已经几乎失明,难怪他老花镜左边镜片上的标签都没有撕去。

  过去与现在

  从“干不完的活”到“一上午接3单”

  这天上午10:00到午饭前,李兆林一共来了3个活儿:一位年轻女士推着婴儿车路过,找他修了下挎包上不太顺滑的拉链;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拿来一双自己的旧棉鞋,请李兆林再贴一层鞋底;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带来了家里小孩儿的运动鞋,要黏好鞋子上有些脱落的皮革。从摊位前路过跟李兆林闲聊两句的,倒时不时就有一个。

  翻找有些杂乱的旧铁箱,拿出一张贴鞋底的胶皮,李兆林说,这23年间,一张胶皮的价格已经翻了三四倍,“以前我进货的地方就是个小门头,现在人家也搬进正规商铺了,房租也贵,肯定要涨价,而且这些东西现在生产得也少了。”李兆林很庆幸,这个角落是不要租金的,不然根本无法维持。

  李兆林撬开胶水罐子,用一根一次性筷子熟练地把胶涂抹在已经打磨过的鞋底和裁剪好的胶皮上,等待胶水晾干的10分钟里,他仔细地黏好了那双儿童运动鞋。“这都是老街坊老顾客,我有时候不收钱,就算材料成本高了,我也还是保持原价,原来能挣五块钱的,现在挣两三块,换一个鞋底一直都是15块钱。”李兆林说,他从前摆摊,为的是多挣点钱养家,而现在只够一个人吃饭,“今天上午这三个活儿,赚到的钱也就够中午一顿饭,赚得多的时候也就多个烟钱。”

  “从前这里鞋堆得满满的,我修不完还要带回家接着干,现在不论是修自行车还是修鞋的活儿,都已经很少了。”李兆林说,他明显感觉生意变差,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现在来找他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他说,“网上买东西这么方便这么便宜,不像过去一双皮鞋穿那么多年。几十块钱就买一双的鞋,年轻人谁会再花钱修?扔了就完了。”

  李兆林伸出脚,他脚上这双皮鞋就是有人修都不想修直接送给他的,“我看着鞋帮皮子这么好,就换了个鞋底,一直穿着。”

  “三迁”的修车人与抱憾离世的修钢笔师傅

  同行锐减手艺难传承

  贴好鞋底,李兆林扶起坐在马扎上等待的老人,搀着他下了台阶。老人走之前,摸着新鞋底对李兆林说,这个行当越来越少,但老百姓真离不开。李兆林笑了笑,没答话。他坐下来摆弄着一把跟了他30多年、木把手都没换过的小锤子,感慨曾经的同行几乎都已经不干了。

  原本这个角落还有一位补锅匠跟李兆林搭伙摆摊,但“补锅”这个听起来更“复古”的手艺,生意远比不上李兆林的修鞋、修车、换拉链。“他现在都不来了,在家看看孙子,忙自己的事儿,偶尔有人要补锅,就把锅留在我这里,我打电话喊他过来。”李兆林说,“干这一行的,我们就是最后一批了,我们没了,这个行业可能也就没有了,年轻人不会做这个。”

  离李兆林摊位两站路的和平路西口,也有一位老师傅,他头发已经花白,摊位简单得只有一个工具箱,因为老师傅已经搬不动自行车,现在只修鞋,生意好时也有三两个人驻足等待;花园路东段的路边,62岁的修车人刘前竞在这里已有十余年,因十里河老小区拆迁,他在周边挪了3个位置,担心老顾客找不到他;曾经在解放桥西南角修钢笔的师傅韩吉奎,修了20多年钢笔,家中的一个旧冰箱里存放着500多支渐渐被人们淡忘的钢笔,至今还有人在网上打听他的消息,但据媒体报道,老人2010年9月已经抱憾离世。那一年他还曾发声急寻继承人,而孩子们并没有继承他的手艺……

  李兆林说,现在还在坚持摆摊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他们一是舍不得这个行当,二是年纪大了,干别的没人要,所以哪怕不赚钱,也还在坚持。

  的确,李兆林的同行已经越来越难找了。在2010年,市城管局还对外公示了293个市区自行车维修点,那时的新闻里写道,“在省城街头,自行车维修点随处可见”。但如今,逐条查看这些地址,发现很多都已经拆迁或列入了管理严格的景区范围内,当初公示的化纤厂路、贡院墙根街、历山路等多个地方,都不见了自行车修理点的影子,像李兆林这样“综合”的摊位更是难找。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新的工种和技术不断产生,旧的手艺和行业被淘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李兆林也说他很感激,这么多年自己从未被城管部门干预,这是因为彼此都互相体谅工作的不易。他说政府能够保留这些摊位已经让他很知足。

  老街老房与高楼大厦

  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

  这个角落,向南是繁华的泺源大街,向北是游人如织的黑虎泉,向西有灯红酒绿的夜店和现代化的写字楼,只有李兆林背后的东面还是从前那片老楼。他目光所及的土地,从当年的老城逐渐发展成了如今高楼林立的模样。

  这23年里,李兆林家已经有了第三代人,最大的外孙女已经11岁。他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就出摊,但他每晚收摊的时间则视情况而定,因为他心里对自己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这个社会对修旧行业还有需求的时候,尽量帮人一把。

  “晚上下夜班要回家,车子突然坏了的很常见,像有些小姑娘肯定自己处理不了,我在这里也是为了帮他们忙。”李兆林说,他更觉得这个小摊是个“便民服务点”,很多时候有人给他打个求助电话,他就从家里赶过来。而他修理越来越多的是电动车,从简单的换胎到机器的小故障,李兆林也在边学边做。

  修旧摊难寻,不只是在济南。这个从前的生活必需,逐渐成为了“情怀”和“回忆”的代名词。王忠武说,其实市民们依然有修旧的需求:“济南这么大的城市,有1%的需求就能支撑一个行业,而现在供求之间缺少了一个纽带,师傅找不到顾客,顾客也不知道已经不多的摊位在哪儿。”他说,如果能建立一个行业协会、信息平台,或许能把供需双方的信息更好地对接,减缓这个行业的衰退。

  的确,近两年网络购物成常态了,“买买买”的口号造成了许多耐用品不必要的频繁换代,修旧越发不如换新;共享经济火了,自行车和汽车出门扫码就能使用;智能时代来了,一部手机可以实现快捷支付和生活服务。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还不愿意就此收起工具的修旧师傅,也在努力做着改变。

  如今,李兆林的旧三轮车上也贴上了微信收款二维码,那是2017年底小辈给他注册的账号,“以前有没带现金的,我都说算了不要了,有人会给我送钱回来,也有些就不给了。”贴上这个收款码,既是方便自己,也是方便他人。

  从前李兆林的三轮车上总用白色布袋挂着一副象棋,没活儿干时就拦住过路的同龄人下棋。现在除了下棋,他还会在空闲时掏出智能手机,看看头条新闻,和群里的亲戚朋友聊聊天,抱怨一下内存太小手机有些慢。

  “现在生活这么好了,没什么不开心的事,虽然生意少不赚钱,但是社会整体进步了,大家都高兴。你看,我还办了爱心公交卡,平时出去玩儿非常方便。”李兆林乐呵呵地扶了下老花镜,打算午饭吃碗凉皮。等待他的,是又一个冷清但惬意的午后。 (文、图/本报记者 曹雅欣)

分享到:
责任编辑:简艳霖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
  2.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
  3.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
  4.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 归母净利润94.6亿元
  5.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
  6.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拿来易、用出难”?
  7.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
  8. 8央行: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9.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
  10. 10终究成了“小碧桂园”?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