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济南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万科对多元化业务进行收敛调整 当下稳地产开发业务

来源:房掌柜  整理 济南房掌柜  2018-12-18 10:58:42
[摘要]在行业内外看来,“活下去”三个词表明了万科对市场的悲观态度

12月14日,万科董事长郁亮以运动休闲的穿着出现在深圳(楼盘)媒体交流会上。交流会的举办地在深圳大鹏半岛浪骑游艇会,这里是万科举办帆船赛事的地方,也是万科教育业务中的重要项目。

  万科被外界视作地产业的风向标,不仅仅是因为其庞大的规模,也因为在多次的行业变化中,万科率先做出预判与动作。在今年9月底,万科内部讲话内容流出,文中提出,未来万科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具体的业务操作是“收敛”和“聚焦”。万科的这一举动引发市场争议,也给市场带来了焦虑。

  在行业内外看来,“活下去”三个词表明了万科对市场的悲观态度,也对一些房企的后期策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交流会上,郁亮则否认了唱衰行业,他表示,“活下去”源自于本身的忧患意识。

  在他看来,万科过去太发散了,需要收敛聚焦,而正在打造的“矢量组织”, 核心就是向一个方向去努力,以价值观为导向,偏离公司“矢量”的,违背价值观的都应该收敛。

  在下半年的万科业务发展中可以看到,万科一方面稳住开发业务的基本盘,维持稳定的增长,加强销售回款;另一方面,对多元化业务进行收敛调整,暂停进一步拓展。

  不久前,作为跑步爱好者,郁亮刚参加完广州(楼盘)马拉松并刷新个人纪录,在交流会上,郁亮分享了自己的跑步经验,并鼓励大家多去跑步锻炼身体。

  马拉松是一场持久比赛,考验的是耐力、坚持。地产业进入到了关键的时刻,在白银时代的这场马拉松进行中,郁亮又将如何带领万科持续领跑,取得最终的胜利?

  万科的忧患意识

  作为行业内的龙头房企,万科的每个动作都被会被放在显微镜下细细剖析。今年9月,万科在深圳大梅沙召开秋季例会,将“活下去”作为会议主题。这被视作是万科对房地产行业的悲观判断。

  当时代周报记者向郁亮提问,为何提出“活下去”的口号时,郁亮风趣地调侃道,“大家一想到活下去三个字,就认为是要饭。其实这是源自于万科自身的忧患意识,大企业更加要如履薄冰地发展,否则就会遇到黑天鹅事件。”万科的焦虑并非停留在活下去表面,而是如何活得更长久以及活得更好。

  对行业发展的审慎态度已成为万科近年来的对外表态风格。早在2008年时任万科董事长王石就提出房地产拐点论了。2012年,万科判断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而到了2018年的现在,万科喊出了令同行感到焦虑的“活下去”。

  在提出拐点论的两年后,万科率先进入千亿大关,判断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后一年,万科以1709.4亿元刷新当年的销售纪录,此后一路飙进至5000亿元时期。

  这并非孤例。虽然经历了数轮大小周期,但房地产行业似乎一直出呈现高歌猛进的态势。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政策带来的销售窗口和市场行情的一路上扬。

  如今,行业发展已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调控政策持续高压并见松动迹象,新开盘项目去化率持续走低,金九银十销售不及预期,土地流拍数量明显增多。地产行业面临的转型难题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面前。

  郁亮亦表示,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再想实现50%、100%的高速增长,机会很少。如果只是用短期目光,从绝对规模来衡量,这是有问题的。住宅业务就像经营餐厅,长做长有,以前行情好的时候是卖鱼翅野味,现在是卖些家常菜。

  稳住基本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郁亮提出,万科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稳住基本盘,而地产开发业务便是万科的基本盘。

  而对于具体的销售规模,万科依然闭口不提。早在2014年底,时任万科总裁郁亮在一封写给内部员工的信件中表示,白银时代来临,万科将放弃规模这件事情,取而代之的是回款率和转型。

  于是,销售回款和资金回笼在万科内部尤为重要。万科某地区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销售回款的确成为当前第一工作任务,目前每天都需要向上汇报回款进度,以及为回款做了哪些应对措施。

  在今年9月的内部会议上,郁亮表示,万科有6300亿元回款目标,目前还有一半多没完成。在11月30日的华东区域媒体交流会上,郁亮提到,今年内完成销售回款没有问题。

  而在放弃具体的规模目标之后,万科销售额第一的行业地位遭遇挑战,已经接连几年失去冠军宝座。在今年前三季度,万科的销售增速尚不足10%。2018年111月份,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439.5亿元,同比增长约16.32%。而在2017年,万科的销售额增速则为45%。

  为此,郁亮回应称,“我们的目标是跑赢大市,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需要赢,偶尔也需要放松,如果说客户对我们更满意了,我有什么好担心呢?我们有争冠军的心,但是规模并不是唯一衡量标准,这是一个马拉松比赛,在白银时代胜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虽然从凶猛的扩张转向保守增长,但企业依然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节奏。万科高级副总裁、南方区域首席执行官、深圳万科总经理张纪文也强调,不动产开发业务仍然是万科最大规模的业务,保持这种有序增长为新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万科也正通过收并购等多种方式来加大土地储备。

  10月份,万科通过收购华夏幸福(600340,股吧)5家项目公司的部分股权的方式,同华夏幸福合作其位于环京区域的涿州、大厂、廊坊和霸州市的10宗土地。进入11月份,万科斥资3.55亿元将恒大集团旗下嘉凯城(000918,股吧)5个房地产项目公司揽入怀中。随后,又以15.82亿元收购海航基础的兴华实业项目。

  在直接拿地方面,根据房产研究结构克而瑞最新公布的数据,万科以125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行业榜首。

  一时之间,市场上关于万科疯狂拿地的说法不绝于耳。郁亮对此进行了驳斥,他表示,观察万科拿地成本在销售总额中的占比便能了解清楚,万科维持正常运作需要多少土地,与其他房企的拿地数量相比,到底是多还是少。

  “目前,万科从公开市场获取的土地占比大致在50%。而且一直以来,万科都是通过收并购合作完成项目发展,现在主动找万科来进行合作的企业多了,我们的选择自然也就多了。”郁亮补充道。

  收敛聚焦新业务

  早在2012年,万科便提出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白银时代,随即开始战略转型,重新定位为“城市配套服务商”。在2017年年报中,万科提出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谈到发展多元化业务的初衷,郁亮称,这与万科的工作原则有关—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我们去很多地方是能赚到钱的,但赚到这个钱之后要能够有第二笔钱可以赚。”郁亮表示,万科是在别人贪婪时没有那么贪婪而已。

  2014年末内部会议上,郁亮曾表示,转型初期,万科要乱三年,将在未来3年之内允许混乱的存在。创新业务如果没有冲突,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在准备迎接冲突的到来。

  根据他给出的时间表,创新业务要形成一个可行的模式,至少需要3年时间。而未来十年万科要做到万亿大市值,其中新业务要占到半壁江山。

  此后在多元化领域,万科不断通过扩大规模来放大新业务的势能。而通过并购、参股新业务公司等方式,万科相继完成了对商业、物流仓储、养老、冰雪度假、教育、产业办公等业务的探索和布局。

  三年试错期已至,在规模大步发展之后,多元化业务的盈利贡献仍然有限,尚不足总营收的10%。于是,收缩多元化战线,进行进一步聚焦,摸索盈利模式,成为万科现阶段的发展重心。

  未来科技赋能发展

“未来的万科,由过往30年积累百万级客户,变为每年与人千万级触点,和场景的亿次交互,将为城乡50%的主流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这个属于未来的场景,显然多数人还难以理解,否则不会在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回答出“不以赚钱亏钱来衡量战略对错”来回答多元化盈利模式问题的半个月后,又被质疑万科是否转型过早,且过于忧患审慎。

据万科披露的销售数据,2018年1~11月份,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 3599.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439.5亿元。 就前三季度的销售而言,销售增长不足一成。

尽管围绕白银时代和未来所作出的种种业务,其中一部分万科甚至连盈利模式都未摸索清楚。譬如被万科称为探索业务的养老地产,譬如全面暂停签约新房源的万村计划。

万科此前对外宣称,万村计划照常进行,并未停止签约新房源。但张纪文如今终于在会上承认这一流言。

“万村计划分4步走。第一步是,未来如何运营,一年前完成了;第二步是铺排规模,完成7-8万间规模,如今也已完成;第三步是需要将这些量进行打磨;第四步,思考用什么方式扩大?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阶段,但这不是最近才暂停的,是一年多前就决定了今年9月左右暂停。”

相比谈交互的张纪文,孙嘉的发言更互联网化,他宣称以科技赋能官的身份出席这场交流会,而非万科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

孙嘉以Katerra、WeWork两家国外公司举例,它们应用大数据分析、建立机遇BIM的核心数字化开发平台,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管理,提升办公体验。

孙嘉称,科技在改变,也许会彻底颠覆传统的不动产业。“我们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客户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利用科技赋能,既有内部动力也有外部压力。”

万科科技赋能的发展路线图是,2016-2018年实现信息化,主要是打基础为万科业务服务;2019-2021年实现数字化,建立连接促进共享,充分实现数据价值;2022-2024年实现智能化,利用智能应用,构建行业生态平台。

但如何量化抽象的互联网+不是件容易的事,科技赋能每年给万科节省了多少成本,增加多少利润?

孙嘉告诉第一财经,“万科做过模型测算,但现在很难给出IT方面的投入产出比的具体指标,其实平安这些公司投入比万科多得多,他们告诉我这些投入很值得,我也相信。”

万科短期内并不指望科技赚钱,其更远期的目标是在万科40岁时,科技能成为万科的行动力。

但当下,万科要“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至于那个一直漂浮在万科上空驱之不散的问题,郁亮说,“大家一说到活下去,就联想到讨饭,理解错了,别人说活下去的时候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但我们这么说只是谨慎。万科不是乞丐。”

(房掌柜整理来自时代周报、第一财经)

分享到:
责任编辑:简艳霖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
  2.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
  3.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
  4.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 归母净利润94.6亿元
  5.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
  6.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拿来易、用出难”?
  7.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
  8. 8央行: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9.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
  10. 10终究成了“小碧桂园”?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